5月9日,第九屆深圳(灣區)國際品牌周開幕大會暨2025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品牌峰會在深圳廣電大廈舉行,來自政府、知名企業領袖、專家學者、行業代表和媒體記者等800多人出席活動,線上吸引近百萬人觀看直播,共同見證了這一盛事。
在本次大會上,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董事/總裁陳浩先生受邀發表了題為《從價值傳播到價值觀傳播》的精彩演講,深入剖析了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,企業如何實現品牌傳播的升級,從而構建核心競爭力,為與會者帶來了關于品牌傳播升級的深刻洞見。
一、活動盛況:品牌引領未來,創新驅動灣區
原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、深圳工業總會最高顧問林宗棠,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、山西省政府原省長、深圳市政府原市長于幼軍,原國務院參事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、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,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葛志榮,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原副主任、深圳工業總會榮譽主席周俊明,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、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,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熊夢,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、原國家質檢總局檢驗司司長王新,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(中國·北京)主任武雅斌,國家發改委原副司長、深圳工業總會高級顧問曹明新,香港經濟智庫主席、中國國家行政學院(香港)工商專業同學會主席石柱,以及大灣區相關城市代表、國際友人等嘉賓專程來深出席。市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郭榮俊,市政協原副主席李連和,省政府資深參事、市政協原副主席張效民,省政府資深參事、原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劉勝利,市政協原副主席廖軍文,市政府副秘書長羅育德,市委統戰部副部長、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劉俊琳,市發展改革委一級調研員嚴軍舫,市質量創新社會組織聯合黨委第一書記郭曉渝、市先進制造類行業協會聯合黨委第一書記林千杰、深圳廣電集團副總編輯陳紅艷、鳳凰網深圳CEO、鳳凰網深圳視頻首席內容官宋革,市政協經濟委原專職副主任莊志勇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原局領導楊宇清、市清水河科創智慧片區黨委第一書記孫維德、市市場監管局原局長助理、一級高級主辦陳桂育,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、深圳工業總會會長吳光權,廣東省人民政府資深參事、深圳工業總會常務主席王肇文,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執行主任、深圳工業總會執行會長吳麗以及市、區各相關部門領導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,共同見證第九屆深圳(灣區)國際品牌周的盛大開幕。
本屆品牌周以“品牌引領未來,創新驅動灣區”為主題,“2025中國品牌價值500強”中英文榜單獨家發布,“國際信譽品牌”、“深圳(灣區)知名品牌”近400項品牌成果集中亮相展示,國際品牌專家、知名企業領袖發表主題演講,探索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代品牌發展新路徑。
二、百思特陳浩:《從價值傳播到價值觀傳播》
1、市場趨勢:高端品牌崛起,價值傳播轉型迫在眉睫
陳浩先生在演講中指出,當下品牌發展呈現出強者愈強、弱者分化的局面。數據顯示,過去幾年,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的企業多集中在高端市場,增速超行業平均水平5倍的企業絕大多數也在高端領域。這意味著品牌的溢價和高端化已成為時代訴求。
回顧品牌發展歷程,美國品牌打造歷經品牌認知論、品牌形象論、品牌關系論等階段,中國品牌發展節奏與之貼合,每十年都會出現顯著變化。如今,品牌傳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,即價值觀傳播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品牌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功能利益,更要注重情感和自我表達利益,通過傳遞獨特的價值觀來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。
2、案例剖析:價值觀傳播,讓品牌脫穎而出
陳浩先生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案例,深入剖析了價值觀傳播在品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以軟飲料行業為例,中國紅牛長期聚焦功能訴求,雖有一定市場,但發展受限;奧地利紅牛則推廣“為你添翼”的人文精神,通過贊助F1及極限運動賽事,傳播挑戰極限的價值觀,獲得了廣泛認可。可口可樂近100年不再宣傳產品功能,而是綁定消費場景,宣揚歡樂暢飲的人文關懷,成功穿越了多個市場周期;農夫山泉也從強調產品特性轉向傳遞人文價值,“什么樣的水源孕育什么樣的生命”,引發消費者情感共鳴,讓消費者因為人文精神的契合而選擇購買,實現了品牌勢能的躍升。
汽車品牌中,沃爾沃曾經只宣傳安全,銷量下滑后開始轉變傳播內容,提出 “不羈人生”;寶馬宣揚運動精神,奔馳傳播 “英雄識英雄” 的文化,都收獲了忠誠用戶。 白酒行業亦是如此,茅臺、五糧液等品牌從宣傳功能、工藝,逐漸轉向文化、價值觀傳播,像茅臺的 “七度美學”“玖章”,五糧液的 “和美”,洋河的 “中國夢”,都緊密結合時代精神,強化了品牌的文化內涵。
3、時代變革:消費與媒體環境重塑品牌傳播邏輯
陳浩先生指出,在當今時代,移動支付、新媒體、新零售、新能源等領域蓬勃發展,云計算、5G、物聯網等技術不斷崛起,這為品牌變革帶來了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。 消費群體和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。90 后、00 后新消費主義盛行,他們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增強,小眾長尾市場因他們而興起,種草經濟也隨之火爆。這使得品牌必須重新思考傳播策略。與此同時,70 后、80 后消費主權覺醒,更加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和文化認同;50 后、60 后開啟新養老時代,也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在消費習慣方面,過去計劃性消費為主流,人們會提前規劃購物內容和時間。如今,非計劃性、沖動型消費成為趨勢,直播產業的爆發就是最好的證明,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多地被場景、媒介和內容所驅動。
媒體傳播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革。曾經的大傳播時代已經結束,社交媒體迅速崛起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消費者不再滿足于被動接收信息,而是更傾向于在社交媒體上尋找與自己興趣相投、想法一致的人,形成一個個興趣群體。
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傳統價值傳播方式聚焦理性利益和產品功能,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品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,就需要向價值觀傳播轉型。這種傳播方式不僅要有理性基礎,涵蓋產品的基本功能,還要兼顧非理性因素,比如能給消費者帶來情緒價值、文化認同等。品牌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消費群體的特點和需求,從商品、場景、人群等多個層面出發,進行全方位的價值觀傳播,才能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心,實現長遠發展。
4、品牌成長:從價值到價值觀,順應需求升級
從耐克和安踏的發展歷程中,我們能清晰看到價值觀傳播的力量。耐克早期宣傳技術,業績不及阿迪達斯,推出 “just do it”,宣揚運動精神和美國夢想后,實現全球飛躍;安踏從強調產品質量,到宣傳 “keep moving 永不止步” 的精神,成功超越國際品牌,成為中國體育用品霸主。
這一系列變化的本質是人的需求升級。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,消費者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從基本安全需求向社交、尊重、自我實現等需求轉變。品牌傳播必須順應這一趨勢,從商品視角轉向人的視角,滿足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和文化價值觀認同。
陳浩先生在演講最后強調,品牌變革的核心原因在于社會發展和人的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。因此,企業要適應時代的變化,就必須從價值傳播向價值觀傳播轉變,把品牌從“產品屬性”升級為“人文價值敘事”,針對細分人群,打造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的品牌。只有這樣,品牌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,實現從低端到高端、從國內到國際的跨越發展。
隨著第九屆“深圳(灣區)國際品牌周” 順利開幕后,自5月9日起,將陸續舉辦近30場活動,包括11區分會場特色活動、9場品牌建設專場活動、5項系列活動以及一場大型品牌博覽會。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,構建多維度品牌傳播矩陣,預計吸引超千萬受眾。本屆品牌周聚焦品牌戰略升維與生態構建,從灣區實踐延伸至全球視野,探索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的品牌發展新路徑,為企業和城市品牌的國際化傳播搭建廣闊平臺。
上一篇:百思特陳浩:洞察市場,創新產品,突破存量競爭時代 | 廈大EMBA商業實戰大賽干貨分享
下一篇:沒有了